湖南法治报讯 通讯员 朱馨然
宜章县人民法院出台《助力2025年郴州旅游发展大会、为重点文旅项目建设提供司法保障与服务的八条措施》,为2025年郴州旅游发展大会在宜章顺利举办贡献法院力量,全文内容如下:
宜章县人民法院助力2025年郴州旅游发展大会、为重点文旅项目建设提供司法保障与服务的八条措施 为积极落实郴州市委、宜章县委关于服务和保障2025年郴州旅游发展大会总体要求和具体部署,助力2025年郴州旅游发展大会在宜章顺利举办,结合我院工作实际,制定如下措施。 一、优化涉文旅纠纷诉讼服务。设置涉文旅纠纷立案绿色通道。推进莽山景区“云上法庭”实质化运行,深化运用在线立案、调解、庭审功能,减轻群众诉累。定期走访重点文旅项目企业,主动提供合同审查、风险预警等前置法律服务,提升纠纷化解效率。 二、健全案件快速审理机制。对县域重点文旅项目涉诉案件,启用“三优先”程序,优先立案审查、优先排期审理、优先执行保障。在莽山景区设立巡回审判点,建立旅游纠纷就地审理、当庭裁决的快速处理机制。 三、严厉打击违法犯罪行为。依法严惩侵犯市场主体合法权益的刑事犯罪,重点打击影响旅发大会及重点文旅项目建设的违法犯罪行为。依法打击侵占、破坏革命纪念设施、遗址遗迹等犯罪行为。坚持罪刑法定与宽严相济,积极适用认罪认罚从宽制度。 四、强化多元解纷机制。完善“法院+旅游管理部门+人民调解组织+行业协会”多元解纷模式,联合调处涉文旅常见纠纷。同时,联动党史专家、老党员组建调解团队,联合化解湘南暴动纪念馆、邓中夏故居等红色景点周边涉旅纠纷。联合莽山瑶族乡成立“双语调解队”,妥善处理民族文化传承、民俗旅游经营等纠纷,加强瑶绣、长鼓舞等非遗项目知识产权保护。 五、审慎处理涉旅发大会重点项目纠纷。将涉文旅产业尤其是重点文旅项目纠纷纳入重点监管范围。对涉旅发大会重大疑难复杂案件,及时研究讨论,依托府院联动机制凝聚化解合力,推动纠纷实质性解决。 六、司法护航生态旅游绿色发展。聚焦生态保护与旅游开发协同难题,严厉打击破坏原始森林、违规建设等行为。推行“补植复绿”“劳务代偿”等生态修复机制,联合生态环境局等职能部门对以往涉生态环境案件中的执行情况进行“回头看”,实地检视生态修复成效。 七、坚持善意文明执行。加大对涉及旅游消费维权、旅游从业人员权益保障、文旅产业知识产权保护等执行案件的执行力度,依法保障当事人胜诉权益。强化善意文明执行理念,对涉重点文旅项目案件执行,既依法保障债权人胜诉权益,又不能扩大执行范围。严禁超标的、超范围查封、扣押、冻结财产,善用“活封、活扣”等执行措施,降低企业经营风险。 八、加大普法宣传力度。在莽山生物多样性司法保护基地设置普法案例展板,面向文旅企业和游客开展常态化宣传。结合结对帮扶、下乡走访,组织“送法进景区”活动,深入旅游企业、景区及游客集散地,宣传文旅产业司法保护政策与典型案例。
责编:刘建军
来源:湖南法治报